庆城县2017年设施瓜菜生产效益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01 来源:庆城县瓜菜站 作者:杨婷 审核人: 【字体: 浏览次数: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庆城县设施瓜菜产业发展迈出了示范、发展、提升三大步。在布局规划上从山、川、塬遍地开花调整为以东西二川为主向四周扩展;在设施建设上,经过多年的建棚实践和对引进的棚型借鉴,建成了双后坡改进型和全钢骨架装配式日光温室,双悬梁墙体型钢架和组装式热镀锌钢架大棚;在育苗上,利用连栋智能温室,推广了集约化育苗技术;在种植上,探索总结提出了“春提早、夏露地、秋延后、冬有菜”的种植模式,为提高菜农棚室瓜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设施瓜菜生产及效益

2017年,全县投入生产早春设施瓜菜1.26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300亩,早春塑料大棚6245亩,中小拱棚6125亩)。

1、早春塑料大棚。今年,全县投入生产的早春塑料大棚6245亩,主要以甜瓜、西瓜、辣椒、番茄、春萝卜等种植为主,总产瓜菜959.4万公斤,平均亩产1568. 4公斤(不含水果玉米、育苗);总产值4867.9万元,平均亩产值7795元。

2、日光温室。全县投入生产的日光温室300亩,主要以黄瓜、甜瓜、草莓种植为主,平均亩产1477.4公斤(不含育苗),总产量为39万公斤;平均亩产值27324.4元,总产值为819.7万元。

3、近5年来设施瓜菜生产效益对比分析。经统计,2017年早春塑料大棚平均亩产量较2013年下降333.4公斤、较2014年下降561.4公斤、较2015年下降217.1公斤、较2016年下降59公斤;平均亩产值较2013年减少3659.9元、较2014年减少2461.4元、较2015年减少2063.8元、较2016年上涨568.5元。日光温室平均亩产量较2013年下降2763.6公斤、较2014年下降2083.8公斤、较2015年下降1619.9公斤、较2016年上升34.4公斤;平均亩产值较2013年上涨1674.5元、较2014年上涨8204.8元、较2015年减少1763.6元、较2016年减少641.4元。

三、生产特点及效益分析

2017年,庆城县瓜菜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牧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要求,把全县瓜菜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产业培育、农民增收有机结合,继续按照“一城两镇三川四沟”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实施“十千万工程”,使全县瓜菜产业稳步发展。

1、抓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效应。今年,主抓并建成了以玄马镇的玄马村、贾桥村、孔桥村、林沟村等为主的东川瓜菜千亩示范基地,卅铺镇二十铺、白杨树滩、十五里铺,蔡家庙乡史家店、大堡子、刘家店,马岭镇后湾,玄马镇詹庄、罗坪、何渠子、玄马,土桥乡杨河,蔡口集乡龙头寺,熊家庙办事处米家川,赤城乡赵家川15个百亩示范基地建设。并在每个示范点确定了1名专业技术人员长期蹲点,从大棚建造、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心指导。通过示范引领,示范区内新品种瓜菜市场占有率明显高于非示范区,加之茬口安排合理,技术指导到位,效益增加明显,亩均收益较全县平均亩收益高506.7元。

2、种植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设施瓜菜的种植领域进一步拓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早春塑料大棚西甜瓜、蔬菜、水果玉米、草莓的种植比例为53.2: 28.8:1:2.8,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在钢架大棚瓜菜生产中优良瓜菜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适用新技术的示范应用较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设施建造趋于规范化、品种趋于良种化、育苗趋于集约化、病虫防治趋于无害化。

3、合理安排茬口,提高整体效益。利用早春塑料大棚甜瓜、春萝卜的空闲优势,种植秋延后辣椒、番茄、大白菜、甘蓝、黄瓜等蔬菜,充分利用夏秋时间和光热资源,克服当地自然条件中的种植业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而日光温室从冬春一大茬,转入秋冬茬的一年二茬的生产, 可以避开生产过剩的季节。

4、瓜菜生产期间,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导致早春塑料大棚产量下降。

今年春季以来,气温变化较大,设施瓜菜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早春塑料大棚受大雪、大风、旱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影响,瓜菜上市推迟一周左右,亩产量较去年相比下降;蔬菜市场价格下滑,导致一些菜农对设施瓜菜田间管理放松,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下降。早春塑料大棚平均亩产量较去年下降59公斤。

5、蔬菜市场部分蔬菜价格较去年上涨。2017年上半年,由于持续高温,露地蔬菜因干旱枯死,致使部分蔬菜价格上涨,其中:番茄6月-7月平均价格较去年上涨1.2元/公斤左右;黄瓜5月-6月平均价格较去年上涨0.4-0.8元/公斤,7月份平均价格较去年下降0.7元/公斤左右;油菜5月-6月上旬平均价格较去年上涨0.4-1.5元/公斤,6月下旬-7月平均价格较去年0.1-2.4元/公斤;萝卜5月-6月平均价格较去年上涨0.4元左右。

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瓜菜生产发展较快,效益显著,但在生产中也存在着诸多制约瓜菜产业发展的问题。一是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不高;二是科技含量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缓慢;三是瓜菜生产基础设施不健全。瓜菜生产基地中水、电设施不健全,生产过程中不能及时灌溉,影响瓜菜正常生产;技术部门没有专业化验室,更无肥料、病虫害防治、无公害化生产等必要的检测设施,造成诊断检测不及时,致使部分病虫害发生,难以确认和控制,给蔬菜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四是防灾意识不够,抗灾能力不强。去冬以来,低温冻害、大风、强降温、冰暴雨天气等自然灾害天气频繁出现,造成马岭、卅铺等乡镇塑料大棚坍塌、棚膜严重损坏,致使温室番茄、辣椒、龙须菜等遭受冻害,部分大棚绝收,严重影响了设施瓜菜生产效益。五是水资源匮乏。从建棚区域看,大部分设施瓜菜依靠一些沟道支流、小电井等有限的水源维持生产,影响了瓜菜面积的扩大。六是瓜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薄弱。目前,我县瓜菜蚕桑技术指导站15名职工中只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1名已经面临退休,1名在单位负责瓜菜产品质量检测及办理业务,1名因身体原因不能蹲点指导,真正从事瓜菜技术指导的仅有5人;乡镇没有从事瓜菜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我县仅仅设施瓜菜种植已涉及三十铺镇、玄马镇、蔡家庙乡、马岭镇、翟家河乡、庆城镇、葛崾岘办事处、赤城乡、熊家庙办事处、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12个乡(镇)办事处,平均2个乡镇还不能安排1名技术人员,现有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全县瓜菜生产技术指导的需要。

五、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设施蔬菜生产的投入。设施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前期规划时优先要考虑水源,必须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其次要考虑通电和修路,保持水、电、路三通;同时每年都要对瓜菜生产基地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维修,逐步增强瓜菜产业抗灾抗风险能力。在稳定设施建造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对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嫁接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技术、新仪器、新材料、新农药的投入补贴,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技术贮备和推广工作,提高设施瓜菜产量和效益使瓜菜产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增加科技培训经费,加大培训力度、深度和广度。实践证明,科技培训要深入现场,切合实际,突出效应。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指导员的培训,县上每年安排邀请省内外资深专家前来我县举办讲座,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安排1-2名技术人员到省内外知名大专院校、生产基地学习深造,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种菜农民的培训,由于他们的知识层面问题,培训要本着适用、简明易懂的原则进行,突出现场操作,突出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不断提高他们的栽培管理技能。

3、加强蔬菜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趋势,蔬菜产业又是农业产出中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们要始终按照“加强提高县一级,调动延伸乡一级,扶持培养村一级”的人才培养工作思路,县一级要培养既有学术理论水平,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乡一级要调动乡农技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好“二传手”;村一级要重点扶持培养能扎下根的“田秀才、土专家”,使其尽快形成全县上下链接的技术服务网络。同时,我们还要创新技术服务机制,开展零距离技术服务科技入户工程,实行专业技术入户责任制,尽快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术水平。

编    辑:黄婉蓉
责任编辑:尚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