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调查,摸清庆城县畜禽养殖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的数量和变动、粪污处理方式及消纳情况,为全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制定,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改善养殖场及周边的环境质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并为后期加强监管监测、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奠定基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庆城县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年底,全县耕地、草原、林果、蔬菜面积分别为81.56万亩、222.5万亩、30万亩、15.59万亩,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0.04%、0%、16.5%、14.46%;畜禽存栏量57.9万猪单位,肉蛋奶总产量1.32万吨,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15.1%、4.76%,全县畜牧业产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草食畜牧业增加值4.5亿元,农民牧业纯收入1500元。畜牧业增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递增,养殖从业人员达到9万人以上。
(二)畜禽规模养殖情况
庆城县范围内符合《甘肃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规模暨备案管理办法》的养殖场(小区)共30家,总占地面积557.037亩,其中:生猪养殖场(小区)3家,存栏猪1290头,出栏17048头,分别占全县猪存出栏的2.3%、1.8%;肉牛养殖场(小区)2家,存栏牛87头,出栏703头,分别占全县牛存出栏的0.05%、2.5%;肉羊养殖场(小区)23家,存栏羊4944只,出栏8130只,分别占全县羊存出栏的0.8%、3.3%;蛋鸡养殖场1家,存栏蛋鸡5000只,占全县蛋鸡存栏的0.02%;肉鸡养殖场1家,出栏10050只,占全县肉鸡出栏的0.01%。
(三)畜禽粪污产生情况
1、庆城县畜禽粪污产生量。截止2016年年底,全县肉牛、肉绒羊、生猪、蛋鸡、存栏量分别是6.4万头、61.1万只、5.5万口、32.2万羽;肉牛、肉绒羊、生猪、蛋肉鸡出栏量分别是2.8万头、24.2万只、9.4万口、41.6万羽,年共产生畜禽粪污187.58万吨,其中:粪便113.45万吨,污水74.13万吨。
2、调查单位畜禽粪污产生量。共调查各类规模养殖场(小区、合作社)30家,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存栏量分别是1290头、32头、4944只、5000只;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出栏量分别是17048头、703头、8130只、1050只。年共产生畜禽粪污58446.37吨,其中:粪便29630.25吨,污水28816.12吨。
3、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为控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庆城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意见(2014-2020)》和《关于印发<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重点对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充分利用“国家、省、市能源沼气项目扶持政策,采取重点项目补贴,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新建沼气池、配套沼气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通过大力推广畜—沼—农(果、菜)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畜禽粪便污染管理已进入有序状态,对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投资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畜禽禁养区划定及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情况。根据国务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文件精神,庆城县制定并印发了《庆城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方案》、《庆城县关停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方案》等文件,目前已关停养殖场(大户)5家,完成养殖场污染治理5家。
三、存在问题
1、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小区)基本无环评手续。一是由于业主法律、环保意识差,加之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观念,没有主动办理环评手续。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养殖场都是在自家承包地内建设,待养殖场建成后才申报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养殖场布局不合理,未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求,办理不了环评手续。三是办理环评手续需要“用地许可证明”、“选址意见书”、“立项报告”等资料,养殖业主准备相关资料困难,无法办理环评手续。四是办理手续需有资质的公司做“环评报告书”、“环评备案表”,其费用较高,造成养殖场主不愿办理环评手续。
2、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不合理。近年来,庆城县畜牧业在由传统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乡镇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不足,没有科学规划养殖用地,导致许多养殖场(小区)私自建在了居民区和河道附近,治理困难。
3、畜禽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经营属微利企业,随市场波动性比较大,一般2-3年一个周期,中小规模养殖场或分散养殖户居多,投入资金处理利用粪污是一件极其困难事情。以一个年出栏500只规模养猪场为例,按照目前该县生产方式,建成一个合格的粪污处理系统,至少花费在50万元以上,另外还需设备运行费用,目前还没有粪污粪污治理项目补助,全靠养殖场自筹解决,这对于属微利的畜牧业企业来说,难以承受。
四、对策及建议
1、整合政府现有资源、合力提高畜禽粪污治理效率。从政府层面整合农业、林业、卫生、环保、发改、财政等方面涉及到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和政策,形成合力,以治理工业污染的大手笔、硬措施来治理养殖污染,把治理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是保证养殖业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条件。养殖场的选址、布局既要保证养殖生产的需要,又要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规划上,应考虑到当地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能力;在布局中,应禁止在饮用水源地、城市郊区、旅游景区、江河上游地区选址建设畜禽养殖场;在建设中,应执行环保“三同时”要求;在治污过程中,应达到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养殖污染危害性及治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有效开展污染治理,真正实现养殖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促进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4、强化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治理与循环利用为能源与环境的综合工程,其社会与环境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且畜禽养殖业又是弱势产业,市场风险大,产出低,政府应在养殖用地、农信贷款、治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已开展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养殖场,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重点扶持。
编 辑:黄婉蓉
责任编辑:尚雪荣
一、调查目的
通过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调查,摸清庆城县畜禽养殖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的数量和变动、粪污处理方式及消纳情况,为全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制定,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改善养殖场及周边的环境质量,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并为后期加强监管监测、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奠定基础。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庆城县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年底,全县耕地、草原、林果、蔬菜面积分别为81.56万亩、222.5万亩、30万亩、15.59万亩,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0.04%、0%、16.5%、14.46%;畜禽存栏量57.9万猪单位,肉蛋奶总产量1.32万吨,较十二五末分别增加15.1%、4.76%,全县畜牧业产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草食畜牧业增加值4.5亿元,农民牧业纯收入1500元。畜牧业增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年递增,养殖从业人员达到9万人以上。
(二)畜禽规模养殖情况
庆城县范围内符合《甘肃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规模暨备案管理办法》的养殖场(小区)共30家,总占地面积557.037亩,其中:生猪养殖场(小区)3家,存栏猪1290头,出栏17048头,分别占全县猪存出栏的2.3%、1.8%;肉牛养殖场(小区)2家,存栏牛87头,出栏703头,分别占全县牛存出栏的0.05%、2.5%;肉羊养殖场(小区)23家,存栏羊4944只,出栏8130只,分别占全县羊存出栏的0.8%、3.3%;蛋鸡养殖场1家,存栏蛋鸡5000只,占全县蛋鸡存栏的0.02%;肉鸡养殖场1家,出栏10050只,占全县肉鸡出栏的0.01%。
(三)畜禽粪污产生情况
1、庆城县畜禽粪污产生量。截止2016年年底,全县肉牛、肉绒羊、生猪、蛋鸡、存栏量分别是6.4万头、61.1万只、5.5万口、32.2万羽;肉牛、肉绒羊、生猪、蛋肉鸡出栏量分别是2.8万头、24.2万只、9.4万口、41.6万羽,年共产生畜禽粪污187.58万吨,其中:粪便113.45万吨,污水74.13万吨。
2、调查单位畜禽粪污产生量。共调查各类规模养殖场(小区、合作社)30家,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存栏量分别是1290头、32头、4944只、5000只;生猪、肉牛、肉羊、肉鸡出栏量分别是17048头、703头、8130只、1050只。年共产生畜禽粪污58446.37吨,其中:粪便29630.25吨,污水28816.12吨。
3、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为控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庆城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意见(2014-2020)》和《关于印发<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重点对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充分利用“国家、省、市能源沼气项目扶持政策,采取重点项目补贴,在养殖小区、养殖大户新建沼气池、配套沼气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通过大力推广畜—沼—农(果、菜)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林果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畜禽粪便污染管理已进入有序状态,对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投资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畜禽禁养区划定及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情况。根据国务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家环保部《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文件精神,庆城县制定并印发了《庆城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方案》、《庆城县关停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方案》等文件,目前已关停养殖场(大户)5家,完成养殖场污染治理5家。
三、存在问题
1、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小区)基本无环评手续。一是由于业主法律、环保意识差,加之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观念,没有主动办理环评手续。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养殖场都是在自家承包地内建设,待养殖场建成后才申报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养殖场布局不合理,未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求,办理不了环评手续。三是办理环评手续需要“用地许可证明”、“选址意见书”、“立项报告”等资料,养殖业主准备相关资料困难,无法办理环评手续。四是办理手续需有资质的公司做“环评报告书”、“环评备案表”,其费用较高,造成养殖场主不愿办理环评手续。
2、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不合理。近年来,庆城县畜牧业在由传统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乡镇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不足,没有科学规划养殖用地,导致许多养殖场(小区)私自建在了居民区和河道附近,治理困难。
3、畜禽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经营属微利企业,随市场波动性比较大,一般2-3年一个周期,中小规模养殖场或分散养殖户居多,投入资金处理利用粪污是一件极其困难事情。以一个年出栏500只规模养猪场为例,按照目前该县生产方式,建成一个合格的粪污处理系统,至少花费在50万元以上,另外还需设备运行费用,目前还没有粪污粪污治理项目补助,全靠养殖场自筹解决,这对于属微利的畜牧业企业来说,难以承受。
四、对策及建议
1、整合政府现有资源、合力提高畜禽粪污治理效率。从政府层面整合农业、林业、卫生、环保、发改、财政等方面涉及到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和政策,形成合力,以治理工业污染的大手笔、硬措施来治理养殖污染,把治理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是保证养殖业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条件。养殖场的选址、布局既要保证养殖生产的需要,又要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规划上,应考虑到当地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能力;在布局中,应禁止在饮用水源地、城市郊区、旅游景区、江河上游地区选址建设畜禽养殖场;在建设中,应执行环保“三同时”要求;在治污过程中,应达到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养殖污染危害性及治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有效开展污染治理,真正实现养殖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促进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4、强化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治理与循环利用为能源与环境的综合工程,其社会与环境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且畜禽养殖业又是弱势产业,市场风险大,产出低,政府应在养殖用地、农信贷款、治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已开展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养殖场,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重点扶持。